• 学生新闻采写 | 治病与治未病:中医诊室里的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4-12-16浏览次数:10


    按语

    本学期,23级本科新闻和22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4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1030日下午,张思辅乘坐闵行38路公交车到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针推科复诊,身份证和病历本一并装在黑色书包里,耳机播放着中医播客“推心置腹”🤹‍♀️。

    21岁的大三学生张思辅患有慢性胃炎👩🏿‍🦲,20249月到10月,她每周三都会去医院复诊。周三下午全校停课,公交车程来回一小时🫃,对张思辅而言,就诊“还算方便”。

    提前在支付宝“健康云”上完成了预约🗼,张思辅在预约就诊时间15分钟前到达医院挂号处缴费。刷好身份证扫过医保码后,拿着挂号单的张思辅乘电梯上4楼针推科2号门诊进行复诊👩🏿‍🦲。

    这是她第四次见到赵医生,初诊后💋,她已复诊两次。同前两次一样,把脉看舌苔后医生询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感觉。复诊耗时较短,15分钟左右张思辅已结束问诊👏🏽🙇🏻‍♂️,带着处方到1楼取药🧟‍♀️。

    张思辅并非个例🧑🏿‍🔬。202311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有中医养生意识,94.0%的受访青年了解过中医养生的相关理念,93.3%的受访青年尝试过各式中医诊疗法。从疾病治疗到养生预防,中医正在成为年轻一代的健康管理手段𓀛。


    尝试求解:踏进中医诊室


    两个月前,张思辅因为胃痛来到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当时她先去了脾胃科问诊,在告知医生她的胃痛已经断断续续有两年多后🤹🏿,医生让她先去做胃镜检查,拿到结果才能开药。

    那时候有点害怕,”张思辅说🙎,“胃镜会很痛,而且必须是空腹来做,我得重新找时间再来🧝🏽‍♂️。”张思辅并不是上海本地的学生🙏🏻👳🏼‍♀️,她不想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做胃镜检查🐃🎏,但对胃病再次发作的担忧让她希望“能开点药用来应急”。已经走出医院的张思辅看到医院门口“中西医结合”的字样后折返,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当场重新挂到了中医针推科的号。

    当时就是想试一下,而且感觉中医更温和些,不太刺激胃,就想先开点药。”第一次独自看中医🙍🏻‍♀️,张思辅先向赵医生讲述了自己的胃病病史🦢。医生把了脉,检查了舌苔和眼睛,询问了包括饮食习惯、睡眠状况、精神压力等问题,开出了药方🥗。

    之前都是吃西药,”张思辅说,“刚来上海还不熟悉,一个人不想一直跑医院,虽然知道自己有慢性胃炎,也是疼的时候就吃点止痛药🩻🧰,不疼就放着不管”🧔🏼。但这次“疼得太频繁了”,张思辅下定决心“按疗程好好看看”。

    第一次独自看中医的张思辅形容那次经历是“一次体验感不错的尝试”🧑🏼‍🎤。“赵医生说胃镜是有必要做一下的🧘‍♀️,但可以先开一些养胃的中药来帮助缓解胃痛。”张思辅在医生给出中药和中成药两种选择时选择了后者,“中成药吃起来方便些📄,去上课也很好携带”。

    两周为一个疗程,赵医生给张思辅开了一个疗程的药,叮嘱她“饮食清淡些🧖🏻,不要暴饮暴食,两周后来复查📮。”

    张思辅按时吃完了一个疗程的药,“最起码这几天都没疼🤾🫱🏿,感觉也有胃口”。问及治疗感受,张思辅说医生问诊时给出的判断和她的症状基本吻合,这让她“觉得这个医生比较可靠”⛲️,第一个疗程服药期间整体身体状况都比较好🐴,所以她选择再去复查一下🔙,再开些中药🐭,更系统地调理一下身体。

    之后张思辅多次复诊💆🏽‍♂️,每次医生会重新把脉,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药方,换一两味药材📥👨‍👧‍👦。张思辅对目前的治疗情况比较满意🏃‍➡️,治疗后两个月以来胃都没有痛♕。张思辅还有一定程度的失眠问题👩‍💼,在和医生交流后,药方里新增了茯神等安神药材,张思辅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失眠次数有变少”。

    同样有失眠问题的包米是北京昌平区智远教育的一名老师👇🏻。由于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她一直被疲惫、焦虑👷🏽、肩颈不适🙇🏻、失眠等问题困扰👋🏻。为改善失眠症状👩‍🔧,包米在西医问诊后尝试过褪黑素、思诺思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的药物,包米说🤾🏻‍♀️,虽然睡眠短时间有一定改善,但是一旦停药,“心理上就觉得不吃药会睡不好”👷🏿‍♂️。

    后来我就很担心吃这些药会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包米说。为了找到对身体伤害程度更小的治疗方式🫴🏽,包米在朋友的推荐下到了一家中医诊所问诊。

    那家中医针灸在附近很有名👨‍🌾,”包米说,“我就想先试试看”🫦。之前包米没有体验过针灸,所以第一次“有点害怕”🫅🏽。但体验后🚙,包米认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吓人🤹🏽‍♂️,针扎进去也不会很痛”✖️。

    尝试了三次针灸后,包米的失眠状况有所改善。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包米会定期来做针灸。尽管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但定期针灸让包米的生活“好像更规律了,”包米说,“去针灸的路上都会很开心,每次针灸完都很放松”🧔🏼。


    回归自然疗法👨🏿:中医的“温和力量”


    20245月👩‍🔬,36岁的侯慧瑶经历了一次子宫肌瘤手术🔞。术后恢复期内她“很频繁地感冒”,感觉“身体机能在下降”🛍。为了增强体质,她到上海曙光医院中医科挂了号,希望能“通过中医更系统地调理身体”。

    医生基于她的身体状况开出了膏方。膏方也叫膏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等作用。和方剂一样🛜,膏方也因人而异,会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主治诉求进行调配🛀🏿。但膏方更为温和,偏向于滋补,适宜元气不足患者的治疗需要👨‍🍳。

    膏剂比中药好吃”🦵🏽,侯慧瑶评价她自己的膏剂。加入茯苓、饴糖、阿胶等的膏剂没有很令人排斥的味道🪯。侯慧瑶更多将膏剂视为一种“有营养的零食”,定期服用以增进身体素质🪔。尽管侯慧瑶这次开的膏剂并不是为了治疗特定疾病,但服用一个多月后,侯慧瑶表示“不会天天都手脚冰凉了”,还会继续服用♾。


    (侯慧瑶的膏方及处方,受访者供图)

    除了膏剂,中医还拥有多种辅助治疗方式🚂。24岁研究生一年级的美琪是中医知识爱好者⇨,22岁那年她在深圳实习,从小在天津长大的她不适应广东的湿热天气,当时“天天长痘,脸部皮肤状态也不好”。随着皮肤状况越来越差,美琪决定不能放着不管🧜🏻,通过深圳健康云和社康通找到了最近的社区医院🧜‍♀️。因为一直对中医文化很感兴趣,美琪选择了中医诊疗。

    好像深圳这边中医文化更浓厚一些”👩🏽‍🦲,美琪说🫅🏿👐,“附近很多社区医院都有专门的中医医生,大街上到处都有卖凉茶的店。”

    美琪就近选择的中医医生为她开出了药方,当时正值初伏🤺,医生认为美琪体内“湿气比较重”🧖🏻,可以配合贴“三伏贴”治疗🏋🏻‍♂️。三伏贴是膏药的一种👴🏼,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来对其产生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符合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理念🌊。在了解三伏贴相关事项后,美琪选了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到这家社区医院进行了首次贴敷。


    (美琪第一次贴敷三伏贴👷🏿‍♀️,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贴了40分钟”👩🏼‍🔬👩‍👩‍👧,美琪说,“我能感觉到它不发烫了,医生就会帮我取下来🦬🤸🏽‍♂️。”在腹部、四肢、颈椎处,美琪贴了14个左右的三伏贴,“贴完后觉得很舒服,全身都很暖和”🧘🏼。

    之后中伏和末伏美琪也有再去进行三伏贴的贴敷♖。“不需要必须是入伏当天才能贴”📠🍽,美琪说,“只要在伏中就可以🚏,初伏、中伏、末伏各一次,每次最好选一个天气不错有太阳的上午🤱🏼,体内的阳气会更旺盛,医生说效果更好”🪶。

    美琪喝了两个疗程的中药,配合三伏贴,皮肤状况有所改善👂🏽。每次去医院问诊,医生都会提醒美琪注意饮食,保持良好作息🙍‍♂️,美琪也有意识地早睡早起🤺。

    其实不一定是中医治好了我”,美琪说,“但去看中医期间,我的生活比平时更规律了🧙🏼‍♂️,也改掉了不吃早饭的习惯,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可能对我的身体恢复帮助更大”。


    特色独具👨🏻‍✈️:不同于西医


    西医在我看来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戴北桥说🛹。

    27岁的戴北桥曾有过多次中西医问诊经历。4年前,刚上班的戴北桥经常头晕🏃‍➡️、恶心,“怀疑是脑部问题。”随后他前往深圳市人民医院脑科门诊就诊,医生听完他的症状描述后开出了脑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000多块”。

    检查结果显示脑部并无异常,医生又开出了价格更为昂贵的深度脑部检查。“我就有点儿不信任那个医生了”,戴北桥说,“也没继续做检查”。

    那时候就想找找别的办法”👸,戴北桥咨询了中医朋友,朋友表示🧑,头晕不一定是脑部问题,肝阳上亢🧑🏿‍🦱、痰湿中阻、颈部劳损等都可能引发头晕。

    戴北桥听取建议到朋友的推拿店就诊,在按压颈椎检查后🍔,朋友认为戴北桥存在颈椎问题😈,可以尝试进行推拿和正骨。

    刚开始对这种理疗店其实不太信任,但西医看不出问题,我只能换条路试试”。戴北桥随即开始第一次治疗🦺,推拿时🍧,师傅先反复按摩颈部肌肉半小时左右,然后进行了手法复位。

    刚按完之后有很强的酸痛感🧑‍🍼🧑🏿‍🦱,”戴北桥说,“但几天后慢慢就不疼了”。

    疼痛感消失后,“脑袋一下子轻了🪘,头不晕了。”朋友告诉他,颈椎的活动性较大,复位需要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反复错位。在连续进行5个疗程的推拿、复位和简单颈部功能训练后🧜‍♂️🧑🏻‍🦼‍➡️,戴北桥“好透了”。

    每个疗程结束后好转都挺明显的”⏮,戴北桥说,“头不像之前那样发沉,头晕次数也少了”。

    而且便宜,”戴北桥说,“五个疗程就只花了500块。”

    在西医无法干预的部分,中医也发挥着补充作用。子宫肌瘤在30-50岁的女性中属于高发疾病👩🏻‍💼,发病率在20%-25%左右,但子宫肌瘤属于良性疾病的范畴🏊🏽‍♂️,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手术适应证是子宫肌瘤>5cm🙆🏽‍♂️。

    患子宫肌瘤的柯羽目前的肌瘤大小不符合手术标准,但她不愿“等着做手术”。在和情况相似的病友交流后,柯羽发现许多患者会通过喝中药来调理身体💼,其中有部分在长期中药治疗下🤲🏿🤥,“肌瘤变小了”🦜。

    20243月,她前往上海中医医院问诊👨🏽‍🦲,医生开具了药方并建议通过针灸来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肌瘤部位的淤堵。柯羽开始服用中药并定期针灸🧲,截至10月底🧗🏼,已有明显好转。

    治疗到现在,子宫宫底肌层中底回声区数据已经从30*32*29mm慢慢变为了26*26*24mm🤳🏼🧔🏽,肌瘤明显小了”,柯羽说,“中医治疗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种掌控感,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病带来的不确定性♦︎。”


    从线下到线上:年轻人接触中医的新途径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市民夜校秋季课程开设有“传统中医与养生”班,来自曙光医院不同方向的专家每周三晚上7点会在徐汇区市民夜校总校的306教室里进行中医知识科普,课程共12节,从202494日持续至1127日。



    (中医夜校课程视频截图,受访者供图)


    侯慧瑶也是中医夜校班中的一员。在服用膏剂后🔩,她对中医知识产生了兴趣,看到小红书上有介绍上海市民夜校的“传统中医与养生”班后🛎,她立刻打开微信小程序,确定报名时间并专门定了闹钟抢课🚵🏽‍♂️。


    (中医夜校课程PPT截图😶‍🌫️,受访者供图)

    夜校的课程内容涵盖了中药调理、四季养生等理论,主要教授中医养生知识和技巧,如节气养生🐪、食疗、体质辨识等。以夜校为开端🍼,侯慧瑶慢慢打开了更多和中医相关的圈子🙋🏻‍♂️。侯慧瑶说🦗,“‘小宇宙’上有一个中医科普博客叫‘推心置腹’🥺,每一期都蛮有意思”。她一边上着中医夜校,一边在空闲时间收听中医博客👨🏽,侯慧瑶也因此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后来她加入了推心置腹官方微信群,在群友的推荐下👩🏿‍🎤,尝试使用了时历☎️♝、大家中医、中医通等中医类app




    (推心置腹播客界面,受访者供图)


    现在线上问诊也很方便,用中医通可以很快获得线上诊治结果。”侯慧瑶急切地向记者分享她对中医知识的学习成果,“我现在可来劲了⚠,逢人就想应用一些自己学到的东西,”两周前她为失眠的同事贴了悬灸,同事反馈入睡时间确实提前了。“不过晚上不能灸”,她补充,“因为艾灸是增加阳气的,但晚上阳气回收,阴气上行,不适合艾灸。”

    张思辅同样也是“推心置腹”播客的收听者🍈。与侯慧瑶不同的是,她“只听感兴趣的几期”🍬。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张思辅习惯打开播客做背景音。

    播客能帮助我缓解孤独感💷,同时还能学到中医知识”🤿🤌🏻。张思辅的手机壁纸是“莫向外求”四个字,锁屏后🚳,播客界面在这四个字正下方✊🏼。“手机壁纸是第一次复诊后换的👨🏼‍🌾,”张思辅说。


    拒绝夸大🚅:适合自己更重要


    包米曾在北京西苑医院中医科挂特需号,希望改善她的失眠状况🐈🐜。特需挂号费500元,包米说,自己从进入诊室到拿到处方“也就用了15分钟”。

    如果是复诊的话只用15分钟我可以接受”🤦‍♀️,包米说,“但第一次问诊只用了15分钟,全程没有怎么问我的病情,只把了脉☮️,我就下意识有点不信任这个医生”🧑🏻‍🦼‍➡️。

    他说我很年轻就长白头发是遗传😑,”包米说𓀒,“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问诊结束后🧖🏻‍♀️,医生给包米开了15副药,为了方便,包米选择医院代煎。“熬中药对我来说是很难实现的事情👲🏼🍿,我的药应该在饭后喝,但我吃饭都在公司⚒,根本来不及熬药”。

    15副药是15天的剂量💁‍♂️,一天一副🏄🏿‍♀️,一副药会熬成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中药煎好后会邮寄到家,是免快递费的”🐦‍🔥,包米说🔉,“有专门的中药液袋🤺,可以放在热水里加热”。

    包米把中药液袋放在冰箱储存,每天带两袋上班,服用前用热水隔水加热👄🪹。“这样其实也有点麻烦”⛹🏽‍♀️,包米说,“每次从冰箱拿出来都要在室温缓一缓”🏆。喝完整个疗程的药后,包米认为“没有什么明显改善🍟,失眠次数还是很多”👨🏼‍🎤。一袋药大约250ml👩‍⚖️💎,每次喝药对包米来说“是种煎熬”,“那几副药喝起来苦甜苦甜的,喝完很想吐”🧑🏽‍🍼。之后包米没有选择复诊,因为“成本太高🧛🏼‍♂️,但看不到效果”。

    相比之下👯,包米在针灸推拿方面坚持了更长时间。在定期接受针灸后🚴,包米开始尝试推拿📌⬜️,二者对缓解包米的失眠状况均有帮助。包米现在每月都会去推拿针灸,她形容这个过程“很像机器检修”🍔。

    侯慧瑶在学习中医知识后一度喜欢给自己买代茶饮。“感觉自己湿气重就给自己买薏仁米泡水喝,皮肤干燥就买玫瑰花🍳,上火不想喝药就泡点金银花茶”👰🏿‍♀️。现在侯慧瑶的家里还存放着大量代茶饮和干制中草药,但侯慧瑶的饮用频率却在下降😜。

    代茶饮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开方,但你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那么了解🍏,你喝下去的有可能是对你身体好的📧,也有可能是对身体不好的。”在中医夜校上,侯慧瑶咨询了老师有关代茶饮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让她决定“不再买新的代茶饮,”至于家里堆放的那些🤑,侯慧瑶表示“喝的时候会更慎重一些”。

    21岁的大三学生小全也曾在宿舍“囤”代茶饮,“菊花、金银花🧑🏼‍🦲🫶、玫瑰花、枸杞、桂圆……买了特别多”。小全在高中因月经不调多次问诊中医并得到有效治疗后,开始尝试阅读中医相关典籍。“那时候会看《黄帝内经》和《华佗传》,”小全说,“肯定是一知半解🤶🏽,但觉得那些药材和看诊故事都很有意思”。兴趣驱使下刚开始购买代茶饮的小全会每天按时冲泡🧑🏽‍🎄,还会根据当天的饮食情况搭配代茶饮👙,并参考时令和饮用时间进行选择。“后来去实习就没空了,”小全说♉️,“而且好像没感觉到太大的变化,慢慢就放弃了”😔🫂。

    小全很喜欢的一位脱口秀演员最近参加了一档中医题材的综艺《国医少年志》,小全身边也有朋友很积极地讨论这部综艺,这让小全很欣喜👏🏻,“中医被更多年轻人看到了”💊。节目里医生介绍了很多食疗和药物治疗的方子,但也指出“效果会因人而异”。“中医有同病异治说,同一疾病在不同个体或不同环境下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小全边追更综艺边记录中医知识🫖,“更多年轻人开始养生🍎,可能说明大家都更关注自己的身体,重视健康问题了📭,中医讲‘上工治未病’,年轻人养生也是防患于未然”,“但不要神化中医”🏸,她补充。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采写| 23新闻 杨燕楠

    23新闻双学位 应妮臻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