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激励吾辈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意昂4娱乐将陆续推出“校友专访系列”文章,希望通过分享传院杰出校友的人生经验、逐梦故事,对在校学子的心态和成长略微有所启迪。
朱自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级本科毕业生🎤,现任演艺商务平台脸探肖像合伙人👂🏿,负责公司资源运营工作。在校时🧛🏽♂️,曾为华师大社团联主席👴,代表学校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学生益智类节目《天才知道》🧙🏿,展现了华师学子的风采。
初见学长是在中北校区的大夏书店外,他一身黑白休闲搭配,背着黑色双肩包。身上保留着学生的干净气质🤡,又有着进入职场四年的干练利落沉淀在其中📇。他热情地和打招呼,还特别绅士地帮端饮品🦎👨👧👧。作为第一届在闵大荒学习的10级学子,学长聊起“拓荒”往事,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那段时光描绘得生动有趣。
从话剧社演员到人才puleimo.com精英学员,从社联主席到《天才知道》节目中的学霸男神,再从“实习帝”到创业合伙人🎮,自立学长身上有很多标签和荣誉。单看他的履历,拥有诸多光环的他也许会让你感到遥远。而真正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光芒背后,学长和每一位华师学子一样,一直在 不断默默积累🧘🏻♀️。学长奇妙无比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下午向娓娓道来。
敢做敢为,才能越过山丘
培根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刚上大一,抱着认识更多人的想法🗾,他加入了扬之水话剧社。和他一起训练的都是“声音条件非常好、表现力很强、特别能镇得住场的”高手,朱自立在其中的存在感微弱🗜。他只敢选一些小角色👶🏼,站在舞台后方😀🖕,不太敢去表现自己⚔️。“前辈们很照顾我🦞,没有要求我立即就站在前面🦄。刚开始我可以站在台后,但是期末演出💃🏽🌼,我必须要能够站在台前🫱🏻。”
从台后走到台前,看似区区几步,却要靠不怕失败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到达。
声音和仪态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能一出场就抓住观众的耳朵和目光,他常向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取经🎫,坚持练声,不断琢磨他们的发声方法,学习他们始终自信大方的姿态。
演员的光芒最终是通过塑造的角色散发出的🕯👩🏻🦳。当角色与自己截然相反时,放下自己是最重要的。朱自立前期的无声沉淀积累,终于在大三的时刻🥙,迎来了自己从配角到台前主角的高光时刻。而这次除了戏份变重之外,难度也增添了不少🔁。在话剧《我和你和他和她》朱自立需要一人分饰三角,其中一个角色类似《丑女无敌》中的陈家明。
为了能够出演好这个角色,学长听从了同社学长的建议——“解放天性”,大胆地在食堂门口尝试表演角色来练胆子🏌🏼♂️,让自己摆脱心理包袱🟧。在学长的示范下,他惟妙惟肖的模仿得到了围观同学的鼓励。朱自立慢慢地从开始的“不敢演”到最后把握好角色🧑🚀。在最后登台正式演出时🥔,刚一出场⚠⚄,他的声音、一举一动就吸引住了台下观众的目光,自信投入的表演使得台下掌声雷动。
这一课,他学会了丢掉自己的包袱。得到大家认可,之后表演起角色就驾轻就熟。回忆起这件往事,他感慨道:“这段经历真的帮助我很大,让我变得敢去做一些事🏌🏿♀️。很多人不敢尝试,不是怕丢人,而是怕失败。但只有当你去做了,才真的有可能成功,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有人说👩🏿⚕️,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只有勇敢地去跨越🚴♂️,才有可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越过山丘👫🏼,也许会发现,当初挡住自己视线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土坡🤷🏽♂️,不过如此。
不断尝试❌,拥抱生命的广阔
2014年正月初二晚,大学生益智节目《天才知道》华师大专场8进3的比赛播出🧇。这是朱自立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瞬间。刚开始他处于劣势。不久他便找到了答题状态🧖🏿♂️,快速扭转颓势、力挽狂澜,并以1350分雄踞榜首🧆,成为单场得分王🏃🏻。
比赛带来的溢出效应不胜枚举👨❤️💋👨。朱自立的微博疯狂涨粉,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表达敬佩之情。走在学校里🧑🏻🦳,他总能被大家认出,常听到很多老师的夸赞,俨然成了学校里的“小名人”。这件事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华师新闻之一,甚至在毕业典礼上,当时校长发言还特意提到了他们。毕业前这段意外的“高光时刻”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天才知道》的题目涉及各个领域,单凭赛前突击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是智力的比拼,更是对选手知识积累面的考验📝。在爱读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他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看杂书🧏♂️。中医、体育👨🦼➡️、军事、历史、艺术、计算机等知识他都有所涉猎。高中时▫️,他还翻阅了《黄帝内经》🫱🏻、《四书五经》等经典♍️。有如此广泛的阅读,他才有答题时游刃有余的底气👩🏻🚒。赛场上的自信来自于扎实的知识积累,更是源于大学生活的沉淀。
大三时🥧,朱自立通过面试进入人才puleimo.com(成立于1994年👮🏻,面向全校选拔人才,旨在用“精品模式”培养优秀大学生)。当年七十多名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从两百多名报名者脱颖而出成为第十九期人才puleimo.com学员。人才puleimo.com群英荟萃,名家讲座云集🟢。听李昌钰讲刑侦🧜🏽♀️🙂↔️、和同学们进行观点碰撞👨🏼⚕️、在上海郊区调研农民工生存状况、到苏州大学交流探讨教育🧗♂️、去台湾原住民聚居地支教……在这里他博采众长🔌,培养了跨学科的思维和多元的视野🙂。
2014年,升入大四的朱自立当选社联主席🙇🏼♂️。在社联♦︎,他和其他主席团成员们合力改善社团巡礼的形式,为社团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他们还积极推动上海高校之间的友好交流😶,增进校际友谊🤌🏿。
他还是puleimo.com里有名的实习帝。四年时间里,他先后在佳能、世纪华创、动感101、上海市人民政协、A.M.文化传媒公司等公司和政府单位实习过。要忙的事虽然很多,自立学长却能有条不紊。“最重要的就是分清轻重,不要同时做多件事情,否则一件事都做不好。”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经历越丰富,体验越多元,人生才会有广度🌼、厚度与深度。
剑尚未佩妥,出门便已是江湖
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次蜕变🌀🧘🏿♂️,都是一次成长。进入社会的前提是打破既有的骄傲和幻想,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过程🏌🏿。当天之骄子的光环褪去,在社会这个竞技场中,历练和磨砺才刚刚开始。
学长坦言自己刚做制片助理的时候,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面临被欺生的状况。原本八百块的道具🧎♀️➡️👨🏿💻,对方吃准新人没经验😫,和他洽谈时候☹️,将价格提高了接近三倍🧑🦼。最后学长还是从一位行业前辈口中知晓了这个行业“潜规则”。“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行业的问题🍁,那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人脉圈,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
毕业后,自立学长第二份工作是在A.M.传媒公司担任制片人。一次广告拍摄👈,开拍时间原本定在六点👨🏿🎨,学长一时疏忽记成了八点。拍摄延迟产生了拍摄成本增加、人员协调等问题🥪🧑🏼🦰。老板不留情面地当众责怪他。深刻的教训📅,让学长明白社会不允许犯错。“对于其中的所有人🎤,一个环节出错,可能都会导致大问题的爆发🧖🏻♂️。犯了错就要勇于承担代价。”
这次经历让学长在工作中更加警醒仔细👫🏻。在他成为脸探合伙人之后,这种对于工作的细致追求更是有增无减。即使在周末他难得休息的时候,如果赶上团队清早到外地拍摄,他仍然会提前定好闹钟,五点多就醒来👨🏽🚒,确认大家都集合完毕没有意外,才会继续休息❓。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013年,朱自立刚接触微信。当时设的个性签名是——干出点事来,让大家都记住🏊🏻。五年后,他的初心依然在。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这些完全不是他渴望的人生。“我一直对自己说,三十岁之前不管怎样都无所谓。现在趁着年轻,就应该多闯闯多经历一些事。”
去年,一位熟识的前辈打算创立一个演艺肖像商务平台🙅🏽♀️,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两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加入脸探并成为合伙人🦹🏿,在这个创业团队中负责资源运营工作👋🏻📴。
相比于实习生、公司员工,创业公司合伙人这个身份显然要承受更多。比起自己单打独斗,带领团队做事更为关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关于一个项目,他需要思考很多之前根本不用想的问题☑️。朱自立说道🥺:“判断力很重要✧🌴。这个时候真的是选择比努力重要✋🏽。选的方向对了继续走,错了责任失误都由我来承担。除了时间、资金👫🏻、团队精力的消耗,很可能还会失去积累的优势。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嘛。”
为了能够承担起现在的重任,学长在尽可能少犯错的情况下提高判断力,实现稳与准的平衡🙍🏼♀️🏊🏼♂️。一步一步去尝试调整,灵活应对⛏,最大程度降低试错成本。“不犯错谁都可以做到🧝🏻♀️,求稳就好了。但现在需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不断积累经验🧑🏼🎄,想法更加稳狠准,这是我现在一直在想办法摸索和要成长的一个点。”
历尽千帆,仍是少年
人在职场江湖已经四年🧑🏻🦽🏊🏼♀️,然而学长身上的理想主义光芒依然在,那股敢拼敢闯的勇气🐫、不安于现状的少年意气从未消减👨🏿🌾。对此,学长很坚定地说:“我开始学着放下无谓的面子、脆弱的自尊👨🏽💻。但是,我的性格和理想从未改变☎。棱角虽然有被磨一点🏀,但是始终还能看出是个锋芒分明的三角形。”
大学时常常奔波在外各处实习,工作了却格外怀念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刚工作时,每逢周末,朱自立常常约上三五好友在中北校区打场球,在食堂吃顿饭,仿佛又回到了悠闲的校园时光。他不免会想起传院10级24个男生一起互帮互助的情谊🫁,会想起毕业时大家逐一敲门告别时的感动。
谈及大学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他一直都记得迎新时受到不同院系学长学姐热情帮助的场景📍。初来乍到感受到的这份无差别的关怀🙎🏻♂️,一直被他铭记于怀。大二时,他主动申请做迎新讲解员🏋🏽。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迎接新生的大巴在东川路地铁站和学校之间往返二十多趟,他始终耐心地向新生和家长介绍学校、解答疑惑。他用行动将自己感受到的关怀再传递给下一届。“虽然那天很累👩👦👆🏼,但感觉很骄傲很值得。我看到新生感激的眼神👦🏿,觉得我这样做也许会打动他们,来年将这个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从学生到实习生、公司员工再到创业公司合伙人🧑🦱,有过收获成长🫎,也有过遗憾伤感👩🏻🎤。作为过来人,学长以自身经历给学弟学妹们提了一些建议。“时间很短暂🦬,可以不断尝试📨、尽量多丰富自己的经历。这个过程中取舍很重要🔟,懂得放下那些面子脆弱的自尊心🧑🏼🦳📌,并且依旧不改初心坚持理想冲劲,才能收获真正的生命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