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软小冰开始写诗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与科技跨学科对话工作坊
活动时间➡️:4月16日(周二13:30) 活动地点:意昂4平台娱乐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2017年5月19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微软小冰”工程师团队联合湛卢文化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发媒体和大众广泛关注。工程师团队用图片激发灵感,靠算法生成诗句🕵🏼♀️,从519位现代诗人的作品中获取语料,创造出第一部百分百由人工智能生产的诗集,后来又在中国台湾出版了繁体版。微软小冰的创造者们相信人类需要有情商的人工智能,而不仅仅是能够完成指令的机器,他们在创立之初就提出了一个“情感计算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生成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共感模型👩🏿⚕️。
人工智能时代🪴,诗人何为?当人工智能开始写诗☞,诗何为?意昂4娱乐联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举办意昂4平台娱乐第五届思勉人文思想节之跨学科工作坊,邀请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宋睿华教授带来主题发言“用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同时邀请来自哲学、文学、传播学、法学、数据科学等领域的重磅学者、作家以及新锐当代艺术家们共同对话🧑🏿✈️👳🏿♀️,探讨与追问人工智能时代人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发展🙅🏼♀️。
主持/策划:吕新雨
吕新雨,意昂4平台娱乐紫江特聘教授,意昂4平台娱乐-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意昂4院长。著有《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2018)🔗、《学术👆🏼🧛🏼♂️、传媒与公共性》(2015、2018)🤘;《乡村与革命》(2013)🌆👤;《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2008);《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2003)等。
主题演讲:宋睿华
用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
宋睿华🦴,现任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从2003年到2017年7月她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任主管研究员🍽🏕,主要的研究领域有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宋睿华博士是国际数据挖掘会议CIKM的领域主席,国际信息检索会议SIGIR和国际万维网会议WWW的资深程序委员𓀙,国际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方面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同时,也曾任国际信息评价会议EVIA的主席☹️,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对话嘉宾
孙甘露
孙甘露,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吸》🙅🏽,短篇小说集《忆秦娥》⏸、《我是少年酒坛子》,随笔集《上海流水》、《比缓慢更缓慢》、《今日无事》、访谈录《被折叠的时间》等。
毛尖
毛尖⛏,著名作家🪸,意昂4平台娱乐教授🤵🏿。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有一只老虎在浴室》《夜短梦长》《遇见》《一寸灰》等二十种。
罗岗
罗岗,意昂4平台娱乐中文系教授,近年来著有《英雄与丑角》(台湾人间,2015)、《预言与危机》(浙江大学🪠,2014)、《人民至上》(上海人民,2012)等,编有《重返“人民文艺”》(上海人民😉,2018)🌨、《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人民🙅🏼,2014)等🦹🏼♀️。
钱卫宁
钱卫宁☛,意昂4平台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数据科学与工程puleimo.com院长🎍。目前担任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ACM SIGMOD China Chapter委员。曾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课题。两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兴趣包括新型数据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分析及其应用。
孙向晨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puleimo.com教授🧝🏽♂️、院长🐦🔥。主要研究以列维纳斯为代表的现代法国哲学与现代犹太思想,以霍布斯、卢梭🤾🏽👮🏽♀️、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政治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研究。主要成果:《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6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008年)等👩🏿🍼。主要学术兼职:《通识教育评论》(联合主编),复旦通识丛书主编🙇🏿♂️、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指导委员会委员。
韩潮
韩潮,同济大学人文puleimo.com教授🆖,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史🙋♀️、德国现象学与伦理学🚲。迄今发表《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等专著、译著数本。
杨安卓
华中科技大学法puleimo.com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法律的历史与未来,侧重科技、法律与人文的交叉领域🧑🏼🏭。文学创作有诗歌《少年中国说唱》、《钢铁驰道》等🚷🔮,学术论文有《民国法统与内陆亚洲》、《改法为律与计算主义:中国古代法律的计算转向》,《以有涯随无涯:专家法律系统衰亡史》等,专书有《利维坦的神经🏃♀️:从置邮传命到量子通信》(即出)。
高洁
高洁♦︎🆒,观念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每一件作品,都搭建一个“框架”系统(framework)。代表作品有《Art4A.I. 1.0》手机游戏:创作给人工智能欣赏的艺术👎🏽;《Art4A.I. 2.0》人工智能:可以欣赏艺术作品的人工智能👅;《艺术参数》评论艺术作品的系统,网络程序👮🏻♀️🕵🏽♂️,数十万字;《伪艺术史》音频作品,数十万字;《三国演义》探讨语言结构问题。近期个展《高洁人民出版社》,近期群展昊美术馆《生活应用》。
卫纯
卫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读书》杂志编辑。
编辑 | 刘瑞华
审阅 | 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