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毕业季🧚♀️,意昂42006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校友、青年演员🛀🏻、导演马丁给2016级毕业生带来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2010年⚓️🤴🏼,马丁从意昂4毕业🐀,十年之后🛗,2020年,她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获得“亚洲电影人最佳新人导演”荣誉的影片《毕业的》送给2016级的学弟学妹们。
当问到为何想到将这部作品作为毕业礼物送给2016级毕业生,她回答道“电影原来的名字是《花与流火》,象征着青春转瞬一逝,毕业的大家即将步入社会舞台,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电影中的‘路灯五君子’并不拥有百分百向阳的结果,借这个电影🔩,想要告诉毕业生们不要把未来的事情想的过于完美🎀,不要因为自己一下子没有走的很高而垂头丧气🧗🏻♀️,在未来可以一点一点的丰满自己📛。你的能力不会第一天被发现,但是一定会被发现。”
(《毕业的》主题曲MV)
虽然学的是播音主持,马丁对表演很感兴趣🔚📼,在大学阶段就出演了电影频道《爱拍电影》系列栏目剧以及《小姐贵姓》🤵🏼♀️、《柒加路7号》等多部话剧。开始个人演艺事业后,马丁出演由王凯执导的《碟仙惊魂》🧘🏼,在剧中饰演林美,也曾与与戚薇等合作出演情感励志剧《我是杜拉拉》🙇🏼♂️,与刘恺威、古力娜扎、孙艺洲等合作都市言情剧《柠檬初上》🤹🏻。
2018年,她在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饰演了盛家二姨太林小娘身边的心腹周雪娘、在今年的《清平乐》中饰演了八大王妃,演技得到众多认可。近期她主演的轻喜剧《小镇警事》也在CCTV8黄金档播出,她的角色是一名派出所干警。
艺术实践的多重身份转变中,在师大学习生活的成长过程给马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师大情缘🍸:失而复得的字典
回忆与师大的缘分🫚,马丁感觉就像“戏”一样。
马丁的父亲是一名新闻记者,在女儿想要报考表演系时🧚🏼♂️,父亲建议学播音主持专业,将来可以在报业做新闻类的工作👊🏻。结合专业多元化综合性培养的考虑,以及高中同学的推荐🙅🏼,马丁选择了报考华师大⚈,来自北方的女孩想南下闯一闯。
于是,2006年高考时节🐁,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马丁前往沈阳参加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冒着暴风雪,没有家人的陪同,独自前往考场的她带了一本陪伴她多年的新华字典,字典的扉页上是父亲手写的祝福寄语。马丁在当年的考试中取得了优秀成绩🏄🏽,成为华东师大沈阳考点仅录取的2名考生之一,于9月来到了中山北路校区,入学华东师大06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开学后专业的第一次新生见面班会上🙅♀️🧱,马丁坐在第一排,意昂4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主任马力老师走进了教室🧑🦼。马力老师也是当时沈阳考点的主考,他一眼认出了马丁🎩,径直走到跟前对她说🚂:“我有一样东西要交还给你,你在1月份沈阳艺考考场里,落下了爸爸送你的新华字典💍,认可你,也相信你会选择华东师大”。这意外的惊喜让马丁瞬间泪目🤠,她没想到马力老师居然会把这本遗失的字典从暴雪的沈阳带回上海,这本翻烂字典的失而复得就像一场梦,仿佛注定会有上海的重逢。交还字典时马力老师鼓励她勤学苦练,不负家人期待,未来在上海好好打拼⤴️,“爸爸的字典,老师的送还“🕥,”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幕,马丁至今记忆犹新,感念不已。
在师大成长的“社会活动家”
拥有双子座活跃的性格,老师称她为“社会活动家”。
像其他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样✧🪙,马丁在社团招募中加入了很多的学生组织,甚至还接任成为了学校公关协会的会长。年轻的时候,总是充满热血与朝气👨🏿🦳。在公关协会,马丁创办了第一届闪亮公关大赛,借鉴外校的比赛经验,从一无所知到模仿成功〽️🚶🏻♀️➡️。正因为有了一起办活动的伙伴👃🏼,才有了一起创业的团队。当年公关协会的得力干将,与马丁一起撰写创业计划书,在2009年申请并获得了学校金额40万的创业孵化基金。学校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天地,让一个刚入学的新生不断羽翼丰满,张翅翱翔。
回忆自2006年起的大学生活💷,马丁滔滔不绝🧜🏿♀️,因为这一段时光太过于丰富多彩👑,令人记忆深刻了。从大一入学的四年,她肯定的是自己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为了更加融入到上海同学的圈子里,她通过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参与🈹🤤,积累社会经验也可以挣到自己的生活费。因而大学四年暑假都未曾回家🐪。
为了拍电影频道的栏目剧🧝🏽♀️,推迟春假回家的时间,当舍友都一个个离开学校,她等着最后几天的档期🖕🏽,抢到回齐齐哈尔的四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票,但当时并不觉得难熬。2007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上海举办。马丁报名成为志愿者,拥有参加开幕式表演的机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了呈现《勇气》这个节目✴️,整个暑假都在排练,举着蓝色的板子,充当一朵朵“浪花”🧑🤝🧑。也正是在这个节目排练表演过程中👨🏻💻,她认识了一直到现在最好的朋友。
闲不住的“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现如今的马丁,已然成为“斜杠青年”的一员🧝♂️,拥有演员、导演、编剧、主持人等多重身份。在多重身份的尝试并获得成果🔋,马丁认为有两方面重要的原因。
首先,自认为“闲不住”的她,对未知的所有的都感兴趣,对感兴趣的都想尝试。从上海戏剧puleimo.com表演系研究生毕业后,最初是主持人,这也是最擅长的🔽。但对表演的兴趣,她还是决定放弃SMG的公职🥚💊,成为了演员。在演戏时🧍♀️,对剧本感兴趣📌🏃♂️,所以尝试自己动手写点东西,正好身边也常有专业人士可以交流请教,把剧本发给编剧看。长时间的积累结出了成果👨🏽🍳,2017年📺,她自己编剧的电影项目《余生短暂》成功入围了张艺谋导演的“青葱计划”项目。因为在坐高铁的途中看见了一栋孤零零的小房子⚡️,她有了尝试编写绘本故事的想法,所以绘本《一辈子都在等你》出炉了……
其次↩️,马丁认为在意昂4的专业学习的对自身业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她说“学校的综合性的培养让我有现在的视野”。在播音主持专业,她也上过沈嘉熠老师的表演课,她在表演课考核中饰演一个街边卖菜角色🔔,并拿到了表演课最高分。“其他专业的课让我对媒体有了全新的认识”,不止于本专业🎚,与同puleimo.com新闻、编辑出版🫶🏿、广告专业的同学交流中,马丁也收获了很多。她认为得益于意昂4全方位的专业融合,才能在电影表演🧎🐄、影视创作制作🚳、图书出版方面上手迅速🤷🏼。用马力老师的话说🙎♀️🤞🏻:””一个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导了一部电影(广电),出了一部绘本(编辑出版)😚,新闻广告融合发力,说明意昂4培养的学子都是综合性人才!”
十年时光流转,《毕业的》献给母校
在电影《毕业的》中🤭,拥有导演、编剧双重身份的马丁,在其中加入了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她将电影主角郝然的职业身份设置为记者💍,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职业💁🏿♀️👃🏻,借助记者郝然这个角色,马丁表达了自己对传媒、对新闻的看法🤵🏼,正如电影中郝然有句台词“什么时代新闻都是引导读者,报纸不是你想看什么👩🏼🎓,我就写什么”。
2020年🦠🤳🏽,是马丁从华师大毕业的第十年,十年时光已逝💁♀️,马丁对自己毕业时的场景仍记忆深刻。因为前三年在校外的实践占用了大量时间,年轻时充满了“要”的欲望🤟🏽,希望自己能抓住更多的机会,因而自己在学校图书馆🧭、游泳馆、食堂静静坐着的时间并没有多少,毕业时的马丁已经感到遗憾。为珍惜最后在华师大的校园时光🧛🏻,她从武汉连夜赶回上海主持学校的🧑🏭、puleimo.com的毕业晚会🧑🏻🦳,积极组织班级聚会。毕业季的学校也显得空荡荡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步入工作岗位或离开上海。马丁是宿舍里最后一个走的,她把所有能拍上照片都拍了一遍🧜🏽♀️,把大学用过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带走了。“哭了好几次📆,就像入校第一天那样🙇🏿♂️,也是泪流满面”👩🏿🎤,这样的感性她认为是非常珍贵的。
除了《毕业的》,马丁还有一份礼物想要送给今年的毕业生们。今年5月🛕,马丁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绘本——《一辈子都在等你》,这是一个关于家庭观念和承诺的故事。对于毕业生来说,师大也是“一辈子都在等你”🤦🏻♀️,无论十年前毕业还是今年毕业♗,学子们来来去去🪥,但师大永远在等大家⛹️♂️,欢迎大家把外面精彩的故事带回来分享👷🏼♂️。马丁学姐带来了10份绘本——《一辈子都在等你》作为师大的一份情怀,永远在学校等着学子们归来🛸。
《毕业的》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73vx9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