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团队🤜:董田🤳🏻、郭一心🧦🤵🏽♀️、郝雨萌、金润雅、凌子怡
刘秉昂、王艾婕、余婧、张珈鸣、郑泽林、朱科积
指导教师:皇甫博媛
数据来源🈶:中国记协网
2023年9月20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此次新闻奖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78件,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自1991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讲好中国故事,澎湃时代动能,中国新闻奖潜藏着哪些时代密码?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378件作品,如何凝聚展现时代风貌、肩负时代重任?请看本届获奖作品的数据分析🦵🏿。
一、刊播平台🤸🏻:获奖作品花落谁家?
获奖件数在3件以上的刊播平台共有20家,占比约8.8%。其中获奖最多的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15件👫🏻;其次为「新华社,获奖12件;「新华社客户端位居第三🆗,获奖10件🛌🏼;「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紧随其后,均获奖8件。
细察数据可以发现,如果将新闻单位及其打造的新兴媒体传播平台叠加起来🧑,又是一番新气象。例如🧙♂️,「新华社获奖12件,「新华社客户端10件👸🏽🗳,「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各1件,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喜马拉雅账号、「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和「参考消息微博也各获奖1件,累计起来「新华社媒体集群的获奖件数多达28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获奖15件💼,「央视新闻客户端4件,累计19件;「人民日报获奖8件🤸,「人民网3件🧘♀️𓀄,「人民日报客户端3件,「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人民网+”客户端、「人民日报海外版各1件,累计起来「人民日报社媒体集群的获奖件数为18件。
由此可见✯,十年深耕媒体融合👨🏽🎓,新兴媒体悄然成长为获奖的新增长点🐰,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传播矩阵不断壮大🙍🏿♂️。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有实力的地方媒体正在构建有竞争力的新传播平台🚜。例如河北省重点打造的融媒体平台「冀云客户端获奖4件🤏🏻,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大武汉客户端获奖3件,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芒果TV客户端👩🌾、江西日报社的「大江新闻客户端各获奖2件。
一些地方媒体打造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斩获多个奖项,显现出地方媒体融合发展战略转型的成效。例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获奖3件🧑🏼🍳,其打造的新媒体平台「荔枝网💹、「荔枝新闻APP、「我苏网、「我苏客户端各获奖1件,累计获奖7件;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的「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获奖3件,「新华日报、「新华报业网、「中国江苏网各获奖1件,累计获奖6件;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客户端、「新重庆客户端头条🤳🏻、「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官网各获奖1件,累计获奖5件。
二🪔、报送单位:获奖作品经谁推荐?
数据显示🧮,获奖件数在4件以上的报送单位共有28家,其中获奖最多的为获奖36件的「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次之,获奖29件。
这些单位和其他获奖较多的推送单位🏀,如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等,都是专业初评机构,构成了报送作品的重要渠道,起到引领相关作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作用。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各大高校🅱️,「暨南大学新闻与意昂4」💆🏼♂️、「南京大学新闻意昂4」、「厦门大学新闻意昂4」、「湖南大学新闻与意昂4」和「西北大学新闻意昂4」所报送的作品均获奖2件。
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自荐他荐👩🏽🔬,达14件之多,这说明了主办单位的开放度和奖项的开放性。有个性魅力的创新报道🧍,有特色水平的新闻作品,是受主办方欢迎的。
三❌➛、省份来源:获奖作品地理分布如何?
在378件获奖作品中🍲,全国性的媒体单位申报作品接近半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体现了强劲的竞争优势和较高的作品水准🧜🏻♀️。对余下各省份申报作品进行地理分布的热力分析发现,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北和中部地区🫵🏻,其中江苏✋🏽、浙江、江西为排名前三的地域👨❤️👨🤛🏿。值得注意的是,除澳门、台湾外,全国各省的地方媒体均贡献了获奖作品,实现了0的突破。
全国性评奖体现出的这种先进引领性,殊为不易;要达到各省市区“全家福”👵🏼,实属难得👨💻,可见新闻界评委的水准和心胸🚛,不同一般。而公示获奖数并未达到设奖数🧔🏽♂️,亦可见评委会坚持宁缺勿滥、决不降格以求的高标准。
为奖次作品赋予了不同权重,特等奖🚿🥂、一等奖相较于二等奖、三等奖份量更重,据此生成气泡地图,气泡越大表示该省份得分越高。可以发现👨🦳,获奖作品的地理分布更加集中于东南沿海和北京地区💧。
四🧝、奖项类别🧑🏻🍼:哪些新闻体裁最受青睐?
本届新闻奖开设项目共计20项🦹🏽♂️,其中以「国际传播」和「重大主题报道」类报道占比最高🤹🏿♂️。从体裁来看,「消息」和「通讯」类作品次之,而「副刊作品」、「新闻漫画」则占比较少💙。
占比较高的两项表明,主办单位胸怀“两个大局”🏢,对当今中国的时代新方位有着深刻体察。引导新闻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告诉世界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深义蕴涵其中🕵️♀️。新闻媒体引领舆论、凝聚人心🧑🏻🌾,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是首要社会责任;做好重大报道🧗🏿♂️👨🏽✈️、创新主题报道🥱,高扬时代旗帜🤣、激荡时代精神🏧,巨大作用不言而喻👨❤️💋👨。
五、新闻主题:获奖作品聚焦哪些话题?
通过对378件获奖作品的标题进行词频统计,除「中国外🧂👱🏼,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新时代」🍖、「总书记」和「世界」🦘。此外,「经济」、「农业」、「民生」🥑、「铁路」🙍🏻、「城市规划」‼️、「人民英雄」、「环境生态」、「乡村振兴」、「干部党纪」等议题也是出现的高频词,这些主题成为报道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六🙆🏼♀️、报道倾向:获奖作品有何基调?
在对378件获奖作品的主题分析中🏊🏼,舆论监督类的批评报道共计20件✉️🦩,占比5.3%,其余则为正面或中性主题的报道。正面报道主要关注「中共二十大」、 「2022年北京冬奥会」、「敦煌」🧑🏿🍼、「环境保护成果」、「大型基建完工」、「时代楷模」等主题,展现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与成就;舆论监督报道则聚焦于「商品质量问题」、「房屋公摊面积问题」、「环境破坏问题」⌚️、「劳动合约问题」等议题🪇,关注到影响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