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4娱乐
制作团队:朱科积、郭一心🧓🏼、王艾婕、董田
指导教师:皇甫博媛
数据来源🈳:中国记协网
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中,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9件,其中二等奖1件,三等奖8件,获奖数量较此前有大幅增长。一批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成为时代之声中的新生力量。
相比中央🛂、省级媒体,市、县级融媒体分处我国四级传媒体系的第三级与第四级,获奖难度较大8️⃣。近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累计获得二等奖2件、三等奖22件🏵,在所有获奖作品中占比仅1.34%。这些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有哪些“秘诀”值得借鉴🕵🏼♀️?
(一)获奖数量😖: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近五届中国新闻奖中,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9届全国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仅获奖2件,占该届新闻奖总数的0.58%⚱️,发展到第33届全国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9件👰🏿♀️,占新闻奖总数的2.38%。历经4年发展🩷,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占比提高了4倍之多👳🏻🪢。究其原因,该现象和我国持续推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政策有紧密关联。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同年9月,中宣部指出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上半年,《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5项县级融媒体中心标准规范全部发布实施🖕🏻🍒。上述政策指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发展,最终在当年的中国新闻奖(第29届)评比中初见成效:分宜县融媒体中心获二等奖,鄞州区广播电视台获三等奖🕵🏿♀️。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同年11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再次被提出,这些政策不仅进一步推进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也强调了地级市融媒体中心的重要性📙,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数量进一步增加👘。
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进一步强调市✭、县级两级融媒体中心的重要性,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获奖数量也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连续五年的政策帮扶使得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并屡次在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崭露头角。
(二)获奖主题😗:全球视野,深入地方
按获奖主题来看🙋🏼,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获奖作品可分为11个选题类别🧑🏻🦯➡️。从第29届到33届,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作品关注的热点从脱贫攻坚、城市建设到抗击疫情、乡村发展,再到生态保护👱🏽♂️、社会民生,始终紧扣国家发展的重大主题,兼具全球视野与地方气象🧏🏻♀️。作为基层群众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桥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有效连接了千村万户和省级、中央媒体,其获奖作品不仅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基层群众的需求,也是我国宏观发展趋势的生动体现𓀘。
例如🦻,由循化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创作的四集系列报道《锦绣山河看变化》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三等奖。从母亲河黄河、草原、森林、山脉,到城市发展、路网建设🧓🏻、惠民利民,这则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循化近几年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状况🤦🏽♀️,成为黄河两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获奖项目🧏🏻♀️:融合创新👲🏿,多元样态
从获奖项目来看🧘🏿,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获奖作品呈现出多元样态🥅。数据显示🧜🏻,近5届的中国新闻奖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获奖作品涵盖了18种体裁🐉🅱️。在第33届新闻奖中💂🏻,获奖作品的创作类型更是丰富多元👨❤️💋👨,9件获奖作品全部呈现为不同的体裁,其中不乏应用创新、融合报道等新型报道体裁🕺🏻,呈现出融合创新的多元样态🏋🏿。
近五届中国新闻奖中♚,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作品的传播渠道显现出不小的变化🛒。相较于前三届传统的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较为传统的传播渠道,近两年出现了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而全媒体(融媒体中心)传播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呼应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的国家政策。可以说🤽🏿♀️,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媒体进一步走向了现代化🧙🏿♂️、立体化⛱、全媒体传播🫚🐝。
例如,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中,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创作的二等奖作品——新闻记录片《沪明往事》,不仅通过纪实人文频道、三明日报等传统媒介渠道发布,也得益于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下设的微信公众号《三明发布》、多家相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多渠道传播。事实上,媒介深度融合创新方能促使融媒体中心各部门通力合作、多管齐下,进一步扩大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五)省份来源:分布均衡🪯,遍地开花
获奖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地理分布较为均衡,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其中,青海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江苏省表现不俗,均多次斩获中国新闻奖。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青海省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已连续四届夺得中国新闻奖,分别为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第30届)、班玛县广播电视台(第30届)🧝🏿♂️、久治县融媒体中心(第31届)🙆🏿♂️、门源回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第32届)和循化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第33届)👩🏻🍳👨🏻🦼。
此外⛹️,二等奖是目前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取得的最高奖项类别🧥,2件二等奖作品分别来自江西省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第29届)和福建省三明市融媒体中心(第33届)🏃♀️➡️。
(六)结语
从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到2019年底♟,全国已有1536个县(市、旗)建设融媒体中心🏩🙌🏼,覆盖率近82%。2022年8月🔄,全国共建成运行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多🥝,覆盖率逐步提高🧙🏼♀️,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作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排头兵,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从政策支持🧏🏼♀️⬛️、内容选题🏄🏿♀️、作品样态、传播渠道等多方向综合发力,生产和传播了一系列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新闻报道,展现出基层民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最基层,全国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进一步汲取中国新闻奖获奖单位的经验,发挥建设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与社区信息枢纽等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