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系列讲座”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主修课程并面向意昂4所有研究生选修的公开课程。课程邀请国内外文化与创意产业领域及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就创意经济与传播产业实践和前沿理论问题分享相关资讯、案例及观点🚒,讲座专家及演讲主题由相关部门备案,系列讲座内容及信息将公开推送并分享至全院师生🙆🏼,以激发师生对创意经济与传播活动的实践热情和研究兴趣。
1月4日下午👨🏻🌾💁♀️,青年导演、上海电影集团国家二级导演💇🏿、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校友叶田探讨在这一新时代下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挖掘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之间的潜在机遇和挑战👼🏽。本次讲座是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专题讲座系列”的第九讲。
第一部分,当下在干什么🕵🏻♂️🕥?叶田介绍了今天的影视人都在做些什么🏀: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短句、小程序剧、纪录片、互动剧……叶田首先讲述“我在干什么”,分享了自制的两部纪录片——茅台酒纪录片《酱香天下》和纪录片《岁月未蹉跎》的心路历程🟥。在“别人在干什么”的讨论中,叶田指出大剧精品化的同时,影视内容总体供应不足🧑🏽🏫,因为大荧幕的内容设置和资金运营方面都比网络剧要复杂。
第二部分♎️,AI将带来哪些改变?叶田列举了Chat GPT,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文心一言等AI软件给影视行业在文案、字幕👰♀️、特效、音效、美术👨🏻🦲、语言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比如midjourney绘制的图片可以直接给摄影师作为打光参考;Chat GPT甚至可以直接代替50%的实践工作📰,为影视剧本的协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文案🗜;VR眼镜的效果接近中等大小电影厅的观影效果……
第三部分,未来会怎么样?叶田认为,文案工作方面,AI将成为文案写作的重要辅助工具;美术设计方面🧒🏻,AI将很大程度替代美术师或是美术助理的工作🧂;特效动画方面🤲🏿,科幻电影中昂贵的特效镜头将成为历史😭;数字角色方面,数字角色将部分取代真人,大幅降低制片成本🧑🏻🎄,实现一些以前难以想象的情节,并通过虚拟角色营造气氛;后期制作方面,AI将大幅度简化后期制作流程,辅助剪辑工作。
第四部分💃🏼,未来该干什么🙄?叶田表示,可能身处一个最不易被AI淘汰的职业;对影像的认知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技术壁垒之后,是创意的解放;电影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个人化🙎🏽。同时,叶田强调,机遇将属于那些能讲好故事的人。
最后,叶田指出,AI全面进入行业后🔀,很多以前觉得门槛很高的东西都是可以实现的☝🏻。每一次行业的变革虽然会使一些行业消亡,但也会催生一些新的职业🗾💂🏼♂️,应当拥抱全新的时代。
在提问环节,关于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AI取代基础职业的情况,叶田表示,社会发展在加速👨🏻⚕️,要保持前沿科技的敏感度,关注它对自身职业的影响🌈,在未来,对AI使用的技能掌握可能是基础岗位的基本要求。
课程主持何平华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要点评,他指出🔋,AI极大地降低了电影拍摄的技术门槛,未来更具竞争意义的可能就是创意👪🌊、故事和洞察,并鼓励年轻人积极尝试和学习新技术,不要辜负美好的技术时代。